经产观察
IT资讯
IT产业动态
业界
网站运营
站长资讯
互联网
国际互联网新闻
国内互联网新闻
通信行业
通信设备
通信运营商
消费电子
数码
家电
通信设备

交大蔡申瓯教授以校为家 理想:让学生们转身遇见大师

作者:habao 来源: 日期:2016-6-15 17:57:35 人气:

  学生们自发评了一个“废寝忘食”,颁给蔡申瓯。没有金,就是一段颁词:“身教重于言传,他是披星戴月的科研人,用多年经验指导学生,但求学术薪火相传。他废寝忘食投身研究的身影,是科学大师最好的诠释,也是我们一生的榜样。”有学生问他,“蔡老师希望我们毕业后做什么?”蔡申瓯的回答永远是:“你们要去做科学家”。一些本科生问:“我们本科毕业,如何做得了科学家”?他答道:“那就继续深造,创造条件去做科学家。”新学期对于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特聘专家蔡申瓯教授来说,意味着又要睡回办公室了。上海交大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学生们不知道,这位海归院长其实在离校不远处有别墅,在闵行校区周边还租了套三居室。然而,他的家人不在上海,他平日就“以校为家”,把所有时间都留给了教研。在他大约20平方米的办公室房门上,贴着一张纸,8个字:“有事请进,无需敲门”。四块黑板别人擦不得蔡申瓯的办公室没有床,“下榻”的地方就是一张沙发。茶几则成了“床头柜”,除了药瓶、茶叶罐,还有大号保鲜盒,似乎用来泡面。这间531室唯一没有门窗的一面墙是4块大黑板——不是上下横拼,而是上下竖拼,形成“落地大黑板”。落地黑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数理符号、公式、图示,永远有一道还未解的大题目,黑板一角写着七八个学生的手机号码。大黑板是用来为学生上研讨课的,课上没解决的问题,一有灵感立马联系。有一次,负责清洁工作的新阿姨走进他的办公室,见到4块黑板字迹满满,好心擦得干干净净。结果,素来的蔡申瓯大呼,“啊呀,你把我的灵感都擦没了!”从此以后,阿姨再也不敢随便擦他的黑板。蔡申瓯还真是个“学霸”。198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,考入北大物理系,最终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他先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、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、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等机构从事科研,涉及应用数学、物理学、生物学以及神经科学领域前沿课题。2009年底,他作为最年轻的国家级“千人计划”教授加盟上海交大,成为交大理科拔尖人才特区——致远学院初创者之一。这所学院纳入国家教育体制试点项目,院长由校长兼任。常务副院长汪小帆教授记得,那年他与蔡申瓯隔着太平洋互发邮件,甚至在信中吵架。其实,讨论的都是学生培养方案,一点不伤感情。自然科学研究院与致远学院在同一幢楼内,蔡申瓯的理想是,让学生们转身遇见大师。每天关手机2小时在蔡申瓯带教的应届本科生吴昊看来,蔡老师活在“美国时间”。他不仅为本科生开设数学、物理、生物和专业研讨课,还有研究院科研与行政事务。白天时间都排得满满的,但只要学生电话电邮约他解疑释惑,他总能匀出时间接待。一旦约定,不会爽约。不过,这种“开小灶”往往只能排在深夜。吴昊他们通常夜里十时多走进蔡申瓯办公室,到凌晨一二时才出来。这几个小时,蔡申瓯总是盯着一个课题讲,讲得细致入微。蔡申瓯“忘食”,却从不忘和学生共进晚餐。每逢周五,他都花上几小时请三五个学生一起吃饭,“吃饭时,可以了解学生在想什么、做什么,哪些科目学得不好,哪些科目有了进步,他们的好奇心在什么地方”。至今,蔡申瓯已经和2008、2009、2010级三个年级的数理方向本科生吃过饭了。蔡申瓯一直强调,在科学上,只有教授与学生平等,学生们才敢和教授争论;而教授应主动营造氛围,让学生敢于说错话,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。一天对每个人而言,都是24小时。而蔡申瓯醒着的时候,每天把手机关闭一两个小时;同时,也拿出至少两小时用于与学生探讨交流。他对学生说,也许每天没有手机的这一两个小时,是你们将来对交大生活最美好的回忆。

  学生们自发评了一个“废寝忘食”,颁给蔡申瓯。没有金,就是一段颁词:“身教重于言传,他是披星戴月的科研人,用多年经验指导学生,但求学术薪火相传。他废寝忘食投身研究的身影,是科学大师最好的诠释,也是我们一生的榜样。”有学生问他,“蔡老师希望我们毕业后做什么?”蔡申瓯的回答永远是:“你们要去做科学家”。一些本科生问:“我们本科毕业,如何做得了科学家”?他答道:“那就继续深造,创造条件去做科学家。”新学期对于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特聘专家蔡申瓯教授来说,意味着又要睡回办公室了。上海交大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学生们不知道,这位海归院长其实在离校不远处有别墅,在闵行校区周边还租了套三居室。然而,他的家人不在上海,他平日就“以校为家”,把所有时间都留给了教研。在他大约20平方米的办公室房门上,贴着一张纸,8个字:“有事请进,无需敲门”。四块黑板别人擦不得蔡申瓯的办公室没有床,“下榻”的地方就是一张沙发。茶几则成了“床头柜”,除了药瓶、茶叶罐,还有大号保鲜盒,似乎用来泡面。这间531室唯一没有门窗的一面墙是4块大黑板——不是上下横拼,而是上下竖拼,形成“落地大黑板”。落地黑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数理符号、公式、图示,永远有一道还未解的大题目,黑板一角写着七八个学生的手机号码。大黑板是用来为学生上研讨课的,课上没解决的问题,一有灵感立马联系。有一次,负责清洁工作的新阿姨走进他的办公室,见到4块黑板字迹满满,好心擦得干干净净。结果,素来的蔡申瓯大呼,“啊呀,你把我的灵感都擦没了!”从此以后,阿姨再也不敢随便擦他的黑板。蔡申瓯还真是个“学霸”。198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,考入北大物理系,最终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他先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、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、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等机构从事科研,涉及应用数学、物理学、生物学以及神经科学领域前沿课题。2009年底,他作为最年轻的国家级“千人计划”教授加盟上海交大,成为交大理科拔尖人才特区——致远学院初创者之一。这所学院纳入国家教育体制试点项目,院长由校长兼任。常务副院长汪小帆教授记得,那年他与蔡申瓯隔着太平洋互发邮件,甚至在信中吵架。其实,讨论的都是学生培养方案,一点不伤感情。自然科学研究院与致远学院在同一幢楼内,蔡申瓯的理想是,让学生们转身遇见大师。每天关手机2小时在蔡申瓯带教的应届本科生吴昊看来,蔡老师活在“美国时间”。他不仅为本科生开设数学、物理、生物和专业研讨课,还有研究院科研与行政事务。白天时间都排得满满的,但只要学生电话电邮约他解疑释惑,他总能匀出时间接待。一旦约定,不会爽约。不过,这种“开小灶”往往只能排在深夜。吴昊他们通常夜里十时多走进蔡申瓯办公室,到凌晨一二时才出来。这几个小时,蔡申瓯总是盯着一个课题讲,讲得细致入微。蔡申瓯“忘食”,却从不忘和学生共进晚餐。每逢周五,他都花上几小时请三五个学生一起吃饭,“吃饭时,可以了解学生在想什么、做什么,哪些科目学得不好,哪些科目有了进步,他们的好奇心在什么地方”。至今,蔡申瓯已经和2008、2009、2010级三个年级的数理方向本科生吃过饭了。蔡申瓯一直强调,在科学上,只有教授与学生平等,学生们才敢和教授争论;而教授应主动营造氛围,让学生敢于说错话,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。一天对每个人而言,都是24小时。而蔡申瓯醒着的时候,每天把手机关闭一两个小时;同时,也拿出至少两小时用于与学生探讨交流。他对学生说,也许每天没有手机的这一两个小时,是你们将来对交大生活最美好的回忆。

推荐:

关键词:蔡申瓯
推荐文章